緊固件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零件(或
構件)緊固連接成為一件整體時所采用的一類機械零件的總稱,它是應用最廣泛的機械基礎件。
中國緊固件在“十五”期間取得了快速發展,目前中國的緊固件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01年的中國緊固件產量是220萬噸,到了2006年就已經達到了460萬噸,年平均增長率為15.9%。2006年銷售額達到385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25.23%。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2001年加入WTO并步入國際貿易大國的行列,我國緊固件產品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國,2001-2006年緊固件出口量年平均增長率為31.78%,出口創匯年平均增長率為31.95%。其中2006年緊固件出口量達到207萬噸,出口創匯23.57億美元。
從緊固件出口增長態勢來看,近幾年中國緊固件出口增長速度均高于產量增長速度,出口量占產量比重不斷提高。從上圖中可看到,2001年中國緊固件出口量為52萬噸,占國內產量的23.7%,之后一路攀升,到2006年達到45%,國內生產的緊固件幾乎有一半用于出口,緊固件行業對出口的依賴性偏大。
同時,在出口產品和地區的結構上也存在不合理現象。出口產品較為單一,并且以中、低檔產品為主。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緊固件出口以
螺栓、
螺母為主,占出口總量62.6%。同年緊固件出口平均價位為1260美元/噸(日本出口均價達到7000美元/噸以上,美國是2160美元/噸,臺灣均價也接近2000美元/噸),總體價格水平不高,而從國外進口的高
強度緊固件平均價格高達9000美元/噸,相差7倍。
在出口地區上,主要以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為主,2006年出口前六位的國家和地區為美國第一,德國第二,而后依次為日本、英國、
意大利、和香港,而出口到美國、德國和日本的數量之和占2006年出口總量的34.1%。而據海關統計,2006年中國鋼鐵緊固件對歐出口5.32億美元,占到當年中國出口金額的22.6%。
在此背景下,中國緊固件出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2004年以來,包括歐盟在內的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就不斷對中國緊固件產品發起過反傾銷調查。其中歐盟已于2005年對我國的
不銹鋼緊固件征收11.4%至27.4%的反傾銷稅。如果此次反傾銷成立,則意味著絕大多數緊固件都將被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中國對歐緊固件出口基本被堵死。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