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来就飙车的双男主,我要美脚社区sm踩踏专区,五月丁香六月激情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您的位置: 中國幕墻網 > 節能專區 > 新聞正文

低碳城市 現實離理想還很遠

來源:筑能網  作者:*  日期:2012-5-7
頁面功能 [字體: ] [ 打印 ] [ 投稿 ] [ 評論 ] [ 轉發 ] [ 啄木鳥 ]
  城市作為一個特殊體系,其碳排量占全球人類活動總碳排量的71%。2005年,我國35個最大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總量的18%,但是碳排放量卻占到40%。
  然而,劉建兵認為,對于低碳社區來說,評價的主要對象是人,基礎設施、建筑、太陽能等方面的考量并非主旨。而當前的碳核查體系主要基于交易目的,用于企業;指標體系則通過設立標桿,限定碳生產與消費量,均不適用于社區評價標準。

  低碳城市建設應“拘小節”

  維持一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大概需要4000千卡的能量,相當于0.5升油當量的能耗,等同于一個200瓦的燈泡24小時不間斷工作所需能源。然而,人類平均生活水平每天所消耗的能源為9.3升油當量,約為基本生存所需的20倍。

  油當量是按標準油的熱值計算各種能源量的換算指標,1升油當量即1升油所能產生的能量。

  日前,記者從“2012和諧能源之旅”全球巡展上了解到,生產9.3升油當量的產品需要消耗14升油當量的一次性能源。由于能源在開發、生產、轉化、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損耗量相當嚴重。人類日常生活中就有超過4升的油當量損失。

  以老少皆知的牛仔褲為例,它從棉田采摘、紡成紗線、裁剪、銷售、洗滌、垃圾處理整個過程無一不需要能源消耗,牛仔褲的“一生”大約需要消耗60升油當量。

  未來,隨著全球人口增長,人類將面臨更大的能源挑戰。1900年,世界人口為16億,人均能源日消耗為2.2升油當量;2000年,世界人口增長了3倍多,能源消耗也達到原來的2.5倍。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

  “雖然我國沒有歷史碳排放的責任,而且人均碳排放量均低于發達國家,但我國碳排放總量將會成為全球第一位。因此如果減排不從現在開始,不抓緊建設低碳城市,等到拉閘限電的那一天,就只能抓瞎了。”中國社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崔大鵬如是說。

  “除了低碳生活,我們沒有別的選擇。現在,一次性能源消耗很快,如果不采取措施,我們將會更快面臨資源大量短缺的那一天。”德國旭格公司中國區專家Andreas Gursch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他認為,建設低碳城市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應該從一度電、一立方水、一塊隔熱玻璃等這些小的方面做起,要“拘小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Andreas認為,實現節能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鼓勵,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通過價格機制對一次性能源價格進行調節。

  以電價為例,我國大陸居民用電約為一度電0.5元,日本則超過17日元,德國是0.25歐元,分別是這個價格的3倍和5倍。“必須在政策上予以合理化,這樣大家在用電的時候才能考慮到節能。”Andreas說。

  對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國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各國收入不同,我國很多居民收入甚至不足西方國家的1/10,能源價格定位也不應該“一刀切”。實現節電除了需要居民注重日常生活節約以外,還應從提升能源利用率、節省發電成本上下功夫。

  據了解,在全球范圍內,建筑物二氧化碳釋放量占二氧化碳總釋放量的33%,建筑物消耗的原料和能源占全部消耗量的40%。為了提升能源效率,歐洲大力推行“灰色”可持續發展,對老房子大量進行修建與翻新。

  與我國50~70年的房子使用周期相比,歐洲的房齡可以達到200多年。盡管很多房子因為建造年代久遠,隔熱功能遠不如新式建筑,但歐洲人不會輕易就此拆除。因此,在歐洲蓋新房的公司只有50%,另外一半是修建老房的公司。政府一方面鼓勵百姓不建新房,另一方面對修建舊房的個人給予補助或者補貼,比如允許修房的個人進行低息貸款等。

  “歐洲土地資源緊張,沒有更多的空地蓋新樓,另外,老房子也是歷史的見證。修繕以后的房子同樣舒適,并且很多百年以上的老房子到現在還跟新建的房子一樣漂亮。”Andreas說。

  Andreas介紹,在德國有一種叫做energy plant的獨立建筑,日常生活中利用太陽能發電、地熱能取暖,不需要其他一次性能源,一年發的電卻比所用的電都要多。然而,由于這些建筑材料非常昂貴,現在還不能讓所有建筑全部做到這一點。不過也可以通過更換和使用LED燈具、采用具有隔熱功能的墻壁與玻璃實現節能。

  1978年,德國政府開始制定節能標準,經過30年的政府引導,目前,德國社區、辦公大樓、醫院等建筑用材以及基礎設施已經基本達到節能的標準。

  近五六十年來,臺灣氣溫上升了1.4度,是世界平均值的兩倍,全球排名第22位。在海峽兩岸低碳城市與低碳社區建設研討會上,臺灣南華大學教授、環境管理研究所主任趙家民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從2009年開始,臺灣開始自上而下推動了低碳城市計劃。

  據趙家民介紹,臺灣人口的80%聚集在所謂都市之內。各個城市通過簽署節能減碳協議,開展低碳社區建設與評比活動。以嘉義縣為例,該縣為開展低碳社區建設,在小學生中間進行低碳教育,并由學生對家長進行低碳宣傳;在社區開展低碳講座,并發放小紀念品;同時,當地縣級政府也通過官網推廣低碳社區的理念。

  據了解,去年,臺灣共評出11個優秀低碳社區,今年將再推選出另外6個。臺灣低碳社區的主要指標包含環境綠化、建筑低碳、節能、提出的改善意見建議、綠色運輸、再生能源等幾個方面。

  “每個社區的特色不同,要從社區實際出發,讓低碳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才能成功。”趙家民說。

  低碳革命優劣勢并存
  “城市不僅是全球氣候問題的主要責任者,而且自身面臨能源緊缺和環境惡化的局面,低碳城市建設勢在必行。”在海峽兩岸低碳城市與低碳社區建設研討會上,北京大學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陳國謙表示。

  事實上,我國已經有很多城市在低碳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北京國奧村小區建立了以中水循環、太陽能路燈等為特點的低碳社區系統;昆明建了很多濕地,并在石林修建了亞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杭州自行車系統的運行情況甚至可以和法國巴黎相媲美。

  同時,自2007年起,我國推出“四節一環保”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GBL),目前已有超過200個項目獲得認證。此外,自2005年我國第一個項目獲得與國際接軌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LEED認證以后,目前已有超過800個項目注冊,超過170個項目獲得認證。

  “不管采用哪一種方式,每一個國家與城市的節能標準都不一樣,不一定要求統一的國際標準。而是要找到自己的點。”Andreas說。

  據北京大學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結果,目前北京市最大的碳排放“點”在于電力熱力生產行業,與全球趨勢相同;其次是交通、金屬冶煉;此外,食品業等排放量也較大。

  專家認為,融節能、創新于一體的低碳生活不僅可以實現節能,還可以解決中國現在面臨的兩極分化的社會問題。

  “低碳經濟應該是智能化、密集化、精細化、人性化的綠色生態循環型的發展模式,是低碳高效和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每個城市都要先摸清底數,做好碳審計,制定低碳城市發展規劃。”崔大鵬說。

  目前,中國的人均碳足跡是5噸左右,美國大約是20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若都像美國一樣進行消耗,全球70億人即使有5個地球也不夠用。”崔大鵬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碳足跡是指企業在產品生產活動中和個人在生活、交通等過程中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

  專家認為,在城市化過程中,我國必須走低碳發展之路。這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我國當前的環境既有優勢也有劣勢。

  目前,我國低碳城市建設的劣勢在于,國家正處于城市化發展中期,社會發展問題集中。歷史上,發達國家在這個時期也都是處于高碳發展的。

  與此相對,我國有強勢的政府調控,同時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沒有歷史責任,這些是我國建設低碳城市的優勢所在。

  “未來20年,全球50%的新樓房將會建在中國。因為中國的城市化過程中還有很多農村人口要向城市遷移。因此,在低碳社區與低碳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中國有很大的機會。”Andreas說。【完】
門窗幕墻第一手資訊! 上中國幕墻網 news.alwindoor.com 手機訪問地址 3g.alwindoor.com

上一頁12下一頁

轉載時需注明出處:中國幕墻網 www.alwindoor.com
我要評論 (已有*人參與評論)
上一篇:綠色建筑潮起:制度設計決定市場變革?
下一篇:大集群帶動 嘉興創新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回到頂部】
  幕墻設計師是建筑設計的重要一環,幕墻是從室內空間到室外空間的過度層,是可供觀賞的外表,是體現建筑設計外觀,傳達建筑設計理念的基礎...
[正文]  [評論]

中國幕墻網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

月精彩評論集錦
知識百科
月熱點新聞推薦
月企業關注度排名
月產品人氣值排名
客服電話:400-60-54100  傳真:0832-2201099 銷售值班電話:150231549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武川县| 盐边县| 山东| 自贡市| 依安县| 白玉县| 韶山市| 沈阳市| 遂平县| 乐亭县| 平乡县| 元氏县| 大兴区| 高清| 彰化县| 巴彦县| 清徐县| 类乌齐县| 改则县| 团风县| 海伦市| 游戏| 惠东县| 凤凰县| 平舆县| 沁源县| 合川市| 镇赉县| 兴海县| 名山县| 尤溪县| 高碑店市| 水富县| 大田县| 卓尼县| 洛阳市| 霍林郭勒市| 卫辉市| 靖远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