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精彩詞條拉伸
補充:0 瀏覽:22746 發布時間:2012-9-4
定義:桿件或單元體的兩端平面上受到法向均布拉力而產生沿拉力方向的伸長現象。
簡介 使高聚物中的高分子鏈沿外作用力方向進行取向排列,從而達到改善高聚物結構和力學性能的一種方法。拉伸可分為單軸拉伸和雙軸拉伸兩種,前者使鏈沿一個方向進行取向排列,后者使鏈沿平面進行取向排列。 拉伸過程 拉伸通常是在高于玻璃化溫度的條件下進行的。單軸取向和雙軸取向都能使高聚物產生各向異性(力學、光學、熱學、電學等),雙軸取向使平面內分子鏈的方向是無規的。結晶高聚物拉伸時其球晶能變形直至破壞,部分折疊鏈片晶被拉成伸直鏈,在一定條件下可沿拉伸方向排列成規整而完全的伸直鏈晶體。高聚物在拉伸過程中形成的這種新結構通常稱為微絲晶結構。在其形成過程中伸直鏈段數目增加,折疊鏈段數目減少,同時增加了片晶間的連接鏈,從而提高了高聚物的力學強度和韌性。 應用 單軸拉伸是提高化學纖維強度的一種重要手段。通常用纖維拉伸前后長度之比來定義纖維的拉伸比。隨著拉伸比的增加,纖維的模量和強度也都增加。在紡絲過程中希望盡可能多地生成伸直鏈結構來制得高強度、高模量的合成纖維(如聚芳酰胺類纖維)。薄膜單軸拉伸時與拉伸方向平行的強度隨著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加。但垂直于拉伸方向的強度則隨之下降,高度的單軸拉伸薄膜甚至可導致高聚物微纖化。因此,它也是制造纖維的一種方法。雙軸拉伸是改進高聚物薄膜或薄片性能的一種重要方法。雙軸拉伸可用來防止單軸拉伸時在薄膜平面內垂直于拉伸方向上強度變差的缺點,雙軸拉伸的制品比未拉伸者具有較大的抗拉強度和抗沖擊韌性。因此,雙軸拉伸的薄膜可用于性能要求很高的電影片基和錄音磁帶、錄像磁帶等的帶基。 螺栓拉伸 將拉伸通過外力拉長一定長度(彈性變形范圍內),螺栓就具有一定回復的力(相當與將彈簧拉長),而這個力就可以將工件把緊。 單軸拉伸實驗 綜述 單軸拉伸實驗是研究材料機械性能的最基本、應用最廣泛的實驗。由于試驗方法簡單而且易于得到較為可靠的試驗數據,在工程上和實驗室中都廣泛利用單軸拉伸實驗來測取材料的機械性能。多數工程材料拉伸曲線的特性介于低碳鋼和鑄鐵之間,但其強度和塑性指標的定義與測試方法基本相同,因此通過單軸拉伸實驗分析比較兩種材料的拉伸過程,測定其機械性能,在機械性能的試驗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義,掌握其拉伸和破壞過程的特點有助于正確合理地認識和選用材料,了解靜載條件下結構材料的許用應力的內涵。 實驗目的 1.通過單軸拉伸實驗,觀察分析典型的塑性材料(低碳鋼)和脆性材料(鑄鐵)的拉伸過程,觀察斷口,比較其機械性能。 2.測定材料的強度指標(屈服極限 、強度極限 )和塑性指標(延伸率 和面縮率 )。 實驗設備 1.電子萬能材料試驗機WDW-100A(見附錄一)。 2.計算機、打印機。 3.游標卡尺。 圖1-1 圓棒拉伸試樣簡圖 試樣 材料性能的測試是通過試樣進行的,試樣制備是試驗的重要環節,國家標準GB6397-86對此有詳細的規定。本試驗采用圓棒試樣,如圖1-1所示。試樣的工作部分(即均勻部分,其長度為 )應保持均勻光滑以確保材料的單向應力狀態。均勻部分的有效工作長度 稱為標距, 和 分別為工作部分的直徑和面積。試樣的過渡部分應有適當的圓角以降低應力集中,兩端的夾持部分用以傳遞載荷,其形狀與尺寸應與試驗機的鉗口相匹配。 材料性能的測試結果與試樣的形狀、尺寸有關,為了比較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別是為了使得采用不同的實驗設備、在不同的實驗場所測試的試驗數據具有可比性,試樣的形狀與尺寸應符合國家標準(GB6397-86)。例如,由于頸縮局部及其影響區的塑性變形在斷后延伸率中占很大比重,同種材料的延伸率不僅取決于材質,而且還取決于試樣標距。按國家標準規定,材料延伸率的測試應優先采用兩類比例試樣: 。1)長試樣: (圓形截面試樣),或 (矩形截面試樣) 。2)短試樣: (圓形截面試樣),或 (矩形截面試樣) 用長試樣和短試樣測得的斷后延伸率分別記做 和 ,國家標準推薦使用短比例試樣。 其他補充 |
|